葡萄酒最初的記憶-橘酒

橘酒?Orange wine?

就是經過『浸皮』(Meceration)過程的白酒,但白葡萄泡皮是很常見的,當時目標不是要做橘酒,而是為了要做耐放的白酒。基本上會將酒與皮浸泡在一起一段時間,甚至可以拉長到一年,讓酒取得皮的顏色,氧化後才變的橘橘的

看似最近10幾年才流行的風潮,但其實非常古老。美國賓州大學的Patrick McGovern博士提到:「歷史學家曾發現一隻埃及廣口瓶,歷史可溯至西元前3150年。瓶中有黃色殘留物與籽和皮,很可能就是浸漬的痕跡」。而距今8,000年前在喬治亞,將採收的白葡萄整串放入大型陶罐,塗上一層蠟封後就不再干擾,任其泡皮發酵長達6個月,酒色會因氧化呈現淡橘色,口感帶有些許丹寧、香氣粗獷微氧化,也就是現代橘酒的雛型。

大多數的橘酒都來自舊世界國家產區,例如義大利、喬治亞、法國、西班牙、奧地利,甚至連澳洲也都有產橘酒。

雖然一直到2004年,「橘酒」這名詞才真正出現在葡萄酒的光譜中。但早在80年代,義大利以釀製白酒聞名的Gravner酒莊,便仿效古法釀酒成為也被稱為現代橘酒的先驅。

 

橘酒之所以能重新流行,或許是因為現代人對於環境保護、土地關懷、與永續經營等意識抬頭,因此釀酒師重新拾起過去老祖先的智慧,重拾有機種植、自然動力農法、生物動力農法、自然酒等釀酒方式。

橘酒的口感也是相當特別,帶有不同於一般白酒所強調的純粹水果香氣。取而代之的是人高大格局的印象,香氣上帶有熟成熱帶水果、些微氧化的蘋果與榛果風味、甚至會帶有辛香料與乾縮橘皮的重風味。酸度與單寧感絕對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記憶點。

編輯
比爾